10月24日,按照廈門檢驗檢疫局的工作部署,海滄檢驗檢疫局無人機熏蒸殘留檢測作業在海滄口岸正式啟動,這是全國口岸此項業務的首次“嘗鮮”,也填補了我國在使用無人機進行熏蒸殘留檢測作業的空白。
在當前國家大力提倡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的大背景下,廈門檢驗檢疫局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開展在無人機殘毒檢測應用領域的研發。
“這是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通關作業裝備自動化進程、提高查驗工作效能相關要求,也是落實質檢總局關于推進檢驗檢疫查驗裝備化、智能化、自動化的具體實踐”,海滄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貨物通關效率,助力通關便利化,服務轄區外貿發展。
據了解,為防止有害生物跨境傳播,使用化學藥劑熏蒸是國際通行的處理方式。由于磷化氫、溴甲烷等化學熏蒸劑多為劇毒藥品,其殘毒嚴重威脅作業人員的健康安全。盡管有的熏蒸劑添加了刺激性的警戒氣體,但只有濃度較高時才會令人覺察,要以專業儀器檢測發覺。
“以往開展熏蒸氣體殘留檢測之前,我們檢驗檢疫人員經常需要手持熏蒸氣體殘留檢測儀進入到深達10余米的散貨大船的船艙內檢測,每次耗時將近20分鐘,這樣一來耗時久、效率低。”海滄局工作人員介紹道,“而且風險性大,一旦在船艙底部發現熏蒸氣體超標,我們爬梯離開時,運動量過大,容易吸入大量熏蒸氣體,發現中毒意外。”
隨著“特殊改造”的無人機投入使用后,以上問題將迎刃而解。它配備了專門的熏蒸氣體檢測單元儀器,可以同時檢測四種有害氣體,并能實現無線數據傳遞,檢驗檢疫人員僅需站在甲板上就可以通過電腦接收檢測結果,降低風險。據測算,無人機每次下艙檢測,只需2-3分鐘,極大地縮短檢測時間,提高通關效率,與之前相比,每批貨物的通關時長可縮短2小時。
海滄局負責人透露,經過“特殊改造”的無人機無論在抗風性、還是在信號穩定度和視頻清晰度等方面均具備較高水準,足以應對各種工作情況。不僅實現了檢測結果電子留痕,將檢測過程全視頻記錄,克服了傳統熏蒸氣體檢測存在的檢測現場無法復原,檢測結果難以追溯的弊端,還能充分發揮高效快捷的特點,使現場檢測時間大幅縮短。
|